close

 
 

Untitled-3.jpg

 

自90年代以來,可以看見台灣在特定場域(sitespecific)裝置藝術展的歷史裡,藝術與社會密不可分的觀念取向,奠定了藝術必需朝向公眾場域發展的路徑,並認為特定場域的裝置藝術是實現此理念最有效的方式。布赫迪厄曾指出,藝術生產的場域是屬於一個永恆革命的場域,如欲在此藝術場域中佔有一席之地者,則必須劃清與場域中原本據有支配地位者劃清界限,來定位自己並明確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但是,必須審視思考的是藝術創作者的新銳創意與技法,雖然能夠為公眾場域引進新時代的氛圍潮流,但如果作品隨著世代變遷而失色、不合潮流,則是一件令人困擾的事

 

另外,近年來人們所面對的視覺感官刺激與知識領域擴張,使得大多數的介入很少是單一的線性結構,而是呈現複雜多變的包裹式結構環環相扣的每個部份都影響觀者解讀視覺物件的成分,所以,觀者如果沒有仔細的分析每個層次的脈絡,並無法簡單的看到視覺作品全部的樣貌;因為,藝術創作者並不關心觀者是否了解其作品,而是觀者能否從自身的角度激盪出其內心新的意義或感想,所以,對藝術所產生的視覺經驗都會因不同觀者的感受力與想像力影響,而導致人們在觀看時,有著不同的反應與對其作品的結論與感觸。

 

但是,人們雖然長期使用視覺觀察與判斷周邊空間、事物與狀況,但是在觸及到美感與藝術領域時,卻有大多數人因此產生退縮心理,對一般人而言,認為是具有美學或藝術專業的人士才能發表觀點的領域

 

要如何突破一般人對視覺藝術、場域之間的關係呢?舉例而言,如「地緣性場域」的空間環境創作,須經由歷史文化、生活環境、地方產業等地方性特質,發現環境中一個屬於其他特徵的風格,並檢視其存在性與當代文化存續的聯繫,使創作達成以「地方性」內涵的主要目標,並不只是脫離脈絡的形式創作。因此可以發現,當藝術創作不再是以封閉的形式存在,使其展示的環境空間與觀者關係的開放,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使得新的催化作用產生,藉由擴張的場域空間與介入的社會人群,讓創作的主體與參與的客體,因這「參與的意外」重新將彼此的各種文化符號做交換,產生了所謂「後現代性」的複合性價值

 

這樣的藝術概念在形式與本質上不同於一般大眾所認知的「公共藝術」,雖然同樣是屬於以傳統與非傳統媒介的視覺藝術,並且與公眾互動或直接討論與他們生命有關的議題。這樣的視覺藝術創作理念是以「入世」(engagement)做為基礎的根本與想法。因此場域、視覺藝術與人的關係必須做適當性的配置,如此可避免「好像我們與城市世界的關係是由符號學所掌控,而非更深層的關聯

 

arrow
arrow

    專職人妻米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